| 明博MINGBO(中国) | > 明博在线官网 > 专题报道 |
【青年力•正当时】三年磨一剑,书写地下盾构青春 |
|||||
|
|||||
|
在繁华的粤港澳大湾区,有这样一群盾构技术员,他们的工作环境潮湿、封闭、轰鸣声不断,默默地为城市地下交通筑牢每一段里程,金昊就是其中的一位。 三年前,金昊带着青涩与憧憬,走进了这个地下世界,在一线施工现场摸爬滚打,把青春的力量注入到每一环盾构掘进中。 从课堂到工地 刚入职时,金昊的第一站是深惠城际先开段项目,那时的他面对盾构机这个庞然大物总是充满了好奇。他回忆道:“真正站在实物面前才知道理论和实践的差距有多大”。于是,金昊从了解设备、熟悉设备、操作设备这三个方面入手,快速对盾构设备的基本情况进行初步了解,跟随师傅进行盾构机监造,对设备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这一年,他系统地学习盾构机工作原理、实地体验不同地层盾构施工工法、参与各类盾构机设备故障诊断与处理,通过实践操作和积累经验,对设备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掌握,能够独立完成各项维保任务;同时,他还认真学习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积极参加项目组织的各类培训,并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如何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对设备进行检修,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对于一些工作时出现的小毛病,他也敢于面对自己的不足,及时克服工作中遇到的困难,遇到不懂的问题,也会第一时间向老师傅请教。 青年的严谨与创新 深惠城际1标土建四工区项目是金昊的第二站,也是他目前所在的项目,在这里,金昊转战盾构技术部门,成为一名盾构技术员,开始接触盾构技术方案的编制、报审核与交底等工作。这是一项既要严谨,又要结合现场实际的工作。为了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及安全性,金昊及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动态化调整。 作为一名盾构技术人员,在施工过程中,金昊严格按照计划执行,密切关注现场盾构施工进度及数据,及时处理各种突发情况,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符合预期目标;他还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辅助修改施工计划和进度表,定期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及安全交底,及时发现并解决技术性问题,培养人员安全意识。面对盾构机施工过程中的各类风险源,金昊积极进行复核,了解风险源实时情况及位置,及时调整项目的施工计划和施工措施,根据盾构机姿态、掘进参数(推力、扭矩、速度、土仓压力等)、出土量、同步注浆与二次注浆效果等关键指标,及时分析异常数据,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协助解决掘进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工作之余,金昊还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通过阅读各类专业书籍和期刊,他在技术创新方面参与了多项技术改进。针对盾构机在上软下硬地层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适应性问题,他提出了一系列改进及控制措施,并应用在实际盾构施工过程中,显著提高了盾构机的稳定性和掘进效率;根据项目前期暗挖施工经验,发表了论文《盾构始发暗挖导洞爆破开挖施工技术应用》。同时,他还主动学习探索BIM、机器视觉、大数据分析等数字化技术在盾构施工中的应用,努力发展成为复合型技术人员。 三年的收获与坚持 截至目前,金昊已经有了三年的盾构一线施工经验,他不仅在专业技能上有所提升,还学会了如何在复杂的工作情况下保持冷静。他说:“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引发连锁反应,我首先要做的就是把自己负责的部分做到最好。”正是如此,金昊会定期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找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他通过反思分析自己的工作完成情况,查漏补缺减少工作失误,进而提高了对于细节的处理能力。 在同事眼中,金昊是一个充满活力且满满正能量的年轻人,他不仅工作非常努力,还是个拥有热心肠的人,常常帮助新入职的员工适应工作环境,传道授业解惑,他说:“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也有很多前辈帮助过我,现在我也有经验了,也要把‘传帮带’传承下去。” 三年的盾构生涯,让金昊从一个青涩的大学生蜕变成一名能独当一面的技术员,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青年不仅是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更是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和不断上进的精神面貌。在未来的工作中,他还会更加注重时间规划,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继续深化专业知识,积极参与新技术的学习、研究与开发,不断努力,为盾构技术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
|||||
| [打印页面]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