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博MINGBO(中国) | > 明博在线官网 > 专题报道 |
“三招” 精细管理提升效能 |
||||
|
||||
|
为实现项目高质量履约,保障项目施工顺利进行,深圳地铁15号线土建一工区项目从严守合同规范、深化成本管控、攻坚两金清收、PMS管理等方面入手,结合现场施工进度及工程实际情况,以计合工作为抓手,多措并举明确方针策略,紧抓管控源头,为项目经济效益与管理效能双提升筑牢根基。 严管合同流程,抓实降本增效 在合同管理与分包管控上,项目计合团队始终将“规范”二字贯穿全程。一方面,严格落实合同条款,针对施工范围、计价标准、付款节点等关键内容逐一核查,确保合同约定与现场履约无缝衔接,从源头规避履约风险;另一方面,强化分包队伍规范化管理,建立分包商动态考核机制,从资质审核、过程履约到结算支付全流程把控,推动分包管理从“合规”向“优质”升级,为项目施工有序推进提供坚实保障。 成本控制是项目盈利的核心,项目以“降本增效”为目标,深耕成本分析与动态管控。在开展精细化成本核算时,团队面临着施工进度动态变化、材料价格高频波动、人工成本数据零散等多重挑战。为确保数据精准,计划合同部成员及时与工程部、物资部、现场等相关人员对接,采集最新价格数据,跟进现场施工进展,为成本核算提供可靠依据。 对于降本增效来说,将成本控制融入验工计价、变更签证等每一个环节是很有必要的。为避免因工程量核算偏差导致成本失控,项目管理人员逐一对施工图纸、现场签证进行复核,哪怕是微小的工程量差异也绝不放过,最终实现“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复盘”的全周期成本管理,正是凭借这份严谨与坚持,项目有效提升了资金使用效率,为实现“降本增效”目标筑牢了根基。 强化“两金”治理,提速应收变现 “两金”管控关乎着项目资金流的稳定。项目部以“应收尽收”为原则,打响验工计价攻坚战。这场攻坚战的背后,是攻坚克难的坚守,是一丝不苟的严谨,是为项目盈利全力以赴的赤诚。 项目部通过建立详细的应收账款台账,明确每笔款项的结算节点、责任人员与清收时限,做到“账清、责明、时准”。在对接业主与相关方的过程中,沟通协调十分重要。管理人员采取“蹲点跟进+线上同步”的方式,每周固定驻守业主单位对接审批事宜,同时建立线上沟通群实时同步进展。针对部分相关方对计价依据存在异议的情况,项目班子多次与业主沟通,逐月拆解计量情况,用详实的数据和规范的流程赢得业主的同意。 锚定数据源点,激活信息引擎 PMS系统数据的及时更新录入并非单纯的基础操作,而是项目管理数字化转型的“源头活水”。它是各业务环节工作成果的显性化呈现,能为后续的进度追踪、成本核算、风险预警提供第一手信息支撑,从源头保障项目管理决策的科学性与精准性。 在日常运营中,PMS信息录入需结合项目各阶段核心任务,明确不同部门的信息录入清单与标准。比如计合部门需把控成本及收款进度、工程部门需聚焦进度节点、物资部门需同步材料消耗,确保录入内容与业务实际深度匹配。同时为确保PMS系统数据录入高效及时完成,项目部将信息录入质量与部门绩效考核挂钩,对数据准确率高、更新及时的团队给予表彰,对频繁出现问题的环节进行专项督导,以正向激励与反向约束相结合的方式,推动PMS信息录入工作从“完成量”向“保证质”转变,真正让系统数据成为项目高效运转的“智慧中枢”。 从合同履约到成本管控,从款项清收到效能提升,深圳地铁15号线土建一工区项目将管理细节转化为项目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未来,项目将继续优化计合管理机制,以更精准的管控、更高效的服务,为项目圆满履约与公司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
||||
| [打印页面]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