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博MINGBO(中国) | > 明博在线官网 > 公司要闻 |
【青年力•正当时】匠心筑质量 守坝护安澜 |
|||||
|
|||||
|
雄安新安北堤项目工地,晨风吹散了薄雾,“弘扬工匠精神,争做劳动标兵”的标语在现场迎检点旁格外醒目。 我攥着磨得发亮的环刀取样器,踩着刚摊铺的坝体土料前行,鞋尖沾满湿润的泥土,作为项目一线质量管理人员,这是我扎根堤坝质量管控的第五个年头。而今年,我对工匠精神与劳动标兵的理解,从书本上的概念变成了手心里的温度、脚下的责任。 堤坝是守护下游百姓的防洪屏障,质量是堤坝的生命线。在“质量月”启动会上,项目总工指着坝体设计图上的压实度标准说:“96%的压实度,不是冰冷的数字,是洪水来临时,能让百姓安心的底气。工匠精神,就是把每一层土料都压到达标;劳动标兵,就是在质量隐患面前,敢较真、不妥协。”这番话像一颗钉子牢牢钉在我心里。而真正让我读懂这份责任重量的,是一次坝体填筑的返工风波。 那是一个清晨,现场2+500至2+600段正进行填筑作业。按照规范要求,坝体土料摊铺厚度需控制在40厘米内,压实度须达到96%以上,每层填筑后需经环刀法检测合格才能进入下一层。 我在现场巡查时,发现施工班组为赶进度将局部土料摊铺厚度加到了45厘米,压路机仅碾压3遍便准备推进下一层。班组长见我上前,急忙解释:“多铺5厘米能省不少时间,反正最后整体压实度肯定够,没必要这么死磕。”我心里清楚坝体填筑讲究分层碾压、逐层达标,摊铺过厚会导致土料内部压实不均,形成虚土层,汛期一旦遭遇洪水,极易引发坝体沉陷。 我当即要求停工,从工具包拿出环刀取样器,在已碾压的土层上选取3个取样点。半小时后,检测结果出来了,压实度仅为94%,远低于规范要求。我拿着检测报告找到班组长,蹲下身拨开土料:“你看,这土料里面还有空隙,现在省时间,工程质量怎么保证?”随后,我们组织工人将这段不合格的土料推平按40厘米厚度重新摊铺,并用22吨振动压路机来回碾压4遍,车轮在土料上留下整齐的纹路。 二次检测时,环刀取出的土样紧实得能立住,检测员报出97%的那一刻,班组长抹了把汗说:“还是要严把质量关,这坝体踏实了我心里也踏实。” 在堤坝质量管控中,工匠精神藏在每一个不起眼的细节里。坝体边坡修整是容易被忽视却至关重要的工序,边坡坡度是否达标直接影响坝体稳定性,若坡度过缓会增加工程量,过陡则可能引发滑坡。 有一次,我在检查坝体1+800段边坡时用坡度尺测量发现实际坡度为1:2.7,比设计要求的1:3陡了不少。施工班组的老李说:“就差这么点坡度,肉眼都看不出来,后期再稍微修修就行,不影响大局。”但我知道水利工程的小偏差,可能在极端天气下酿成大风险。我当即拿出设计图纸,指着边坡稳定性计算说明:“你看,设计要求是1:3,现在坡度变陡,坝体抗滑力会下降,雨季雨水渗透后很容易滑坡。”随后我和班组一起用gps重新放线,划定边坡修整范围,组织工人用挖掘机配合人工,一点点将边坡削至标准坡度,再用夯机对边坡土料进行夯实。看着坡度尺上精准对齐1:3的刻度,老王感慨:“以前总觉得你们管得太细,现在才明白这细里藏着的是对坝体安全的责任。” 项目还组织了一系列技能提升活动。在“坝体压实度检测实操培训”中我和同事们比拼取样精度、数据计算速度,在实操中熟悉不同土料的压实特性;在“边坡坡度校准练兵”里我们模拟不同坡度偏差场景,锻炼快速识别、调整的能力。 印象最深的是一次坝体隐患联合排查,我和测量组、施工组同事一起,沿着坝体徒步3公里,从边线宽度到边坡排水,逐一检查。当我们在坝体坡脚发现一处因排水不畅导致的积水坑并及时开挖排水沟时,我深刻体会到堤坝质量管控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团队的协同守护。 现在,坝体的质量管控仍在继续。每天清晨我依然会提前到工地,检查前一天摊铺的土料厚度,每完成一段边坡修整我都会用坡度尺逐点校准。遇到新进场的工人,我会带着他们到合格的坝体区段现场进行质量交底:“咱们修的不是普通工程,是能挡住洪水的安全坝,每一个细节都不能马虎。” 作为水利堤坝项目一线质量管理人员,我深知工匠精神不是遥不可及的口号,是把每一层土料压实、每一段边坡修直的坚持;劳动标兵是在质量管控中,日复一日的坚守、一丝不苟的较真。 未来,我会继续带着这份初心扎根堤坝一线,以匠心守质量,以实干护安澜,让建成的堤坝成为经得起时间和洪水考验的放心工程,为守护一方百姓的平安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刘金龙正在进行压实度取样检测 |
|||||
| [打印页面]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