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博MINGBO(中国) | > 明博在线官网 > 专题报道 |
【青年力•正当时】“发光实干派”的项目经理 |
|||||
|
|||||
|
从肯尼亚内罗毕的异国工地到国内多地的重点基建项目,从初出茅庐的技术员到独当一面的项目经理,这位被称作“发光实干派光源”“智慧发光体”“靠谱光头干将”的项目经理张鹏,深耕基建领域12年,在土木工程领域书写了一段属于自己的奋斗篇章。他始终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恪守职业道德,凭借出色的管理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多个重点项目的推进贡献了关键力量,成为同事眼中的“实干先锋”。 履历丰富,成长轨迹清晰亮眼 2013年9月,张鹏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同年加入中国电建市政集团,开启了他的基建生涯。职业生涯初期,他远赴海外,在肯尼亚内罗毕花园城市项目担任技术员,积累了宝贵的国外项目施工经验。回国后,他的足迹遍布东北、西南、华南等多个地区,先后参与哈尔滨地铁2号线项目、成都地铁19号线项目、深惠城际1标项目等重点工程,岗位也从技术员逐步晋升至计划合同部副主任、副总经济师、见习副经理、商务副经理,直至如今的深惠城际1标项目经理,每一步都走得扎实稳健。 在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的项目历练中,张鹏不仅熟悉了国内外基建项目的管理模式,更总结出一套适应不同地域环境、不同技术难点的管理方法。无论是寒冷的东北还是地质复杂的西南,亦或是节奏快速的广东,他都能快速适应项目需求,精准把控项目推进中的关键环节,为项目顺利实施保驾护航。 深耕深惠城际项目,多项举措彰显担当 在深惠城际1标项目中,张鹏尽显“智慧发光体”本色。2023年起,张鹏担任项目常务副经理,全面负责项目管理工作。面对项目特点、外部环境、技术难点等多重挑战,他主动作为,制定多项创新举措,推动项目管理水平显著提升。 早在2021年10月,张鹏便提前介入深惠城际1标项目前期筹备工作,项目中标后,在设计变更阶段解决工程变更问题,有效规避结算风险。同时,他组织编制项目前期策划、施工组织设计及技术、质量等管理制度,为项目施工提供科学指导。 基于成都地铁项目的施工技术经验,张鹏针对深惠城际1标项目暗挖导洞初步设计方案提出优化建议,并协同项目总工推进设计变更。他将工法由CD法改为台阶法,将二衬施工改为盾构空推管片+豆粒石回填。这些优化举措不仅避免了多次变断面带来的工效低、验收流程多、施工风险高等问题,还节省了后期二次进场施工时间及投入,提前实现隧洞闭合成环。 在成本控制方面,张鹏总结以往地铁项目前期工程后期结算难的教训,优化深惠城际1标项目前期工程,大幅缓解项目资金压力与后期结算压力。 在分包管理上,张鹏通过在招标文件中设置合理分包限价、合同签订前开展商务谈判、界定合同边界条件、实施过程中动态考核分包单位等举措,规范分包管理;同时,以岩石质量和数量为抓手、市场调研为参照,合理设置招标文件限价,在合法合规前提下大幅降低渣土外运成本,提升项目效益。 针对项目狭小场地长距离隧道施工出渣难的问题,张鹏对比分析电瓶车运输与皮带机出土两种方式,最终选择水平皮带+垂直皮带出渣方案。采用该方案后,项目每天掘进环数从3环提升至4环,每两天掘进环数从 6环增加至9环,且随着隧道运输距离增加,皮带出土的优势愈发显著,有效提升施工进度。 强化团队建设,激发队伍活力 为提升项目管理水平与生产效率,张鹏在2023年、2024年分别组织开展项目部劳动竞赛,每月从成本、进度、安全、质量、录入情况等维度进行评比考核,评选先进部门及个人,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在班组建设方面,他严格按照公司“一管、两进”“四控”“五保障” 要求,安排项目生产经理主管班组建设及生产任务,配备1名党员担任班组队长,2名管理人员分别担任班组技术负责人及生产管理负责人;同时,通过开展产业工人集体培训、邀请住建局业务专家授课等方式提升工人专业水平;在质量管控上实行样板引路,编制项目首件验收方案并阶段性召开总结会;通过劳动竞赛、技能比武、优秀班组评比等活动,充分调动工人积极性,打造出一支技术过硬、作风扎实的施工队伍。 工作的12年里,张鹏用“脑袋越光,思路越清,干项目越精”的实际表现,践行“聪明绝顶”,以实力证明自己是基建领域妥妥的“实干派”与“靠谱干将”,未来还将持续为公司高质量发展发力。 |
|||||
| [打印页面]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