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博MINGBO(中国) | > 明博在线官网 > 专题报道 |
匠心铸焊:破解大构件焊接技术
|
|||||
|
|||||
|
九华苍苍,秋浦汤汤。皖江之畔,池州市九华河下游段综合治理工程如巨龙蜿蜒舒展,堤防横锁碧波,守护两岸沃土百姓。其中,底轴翻板闸门作为工程“心脏”,恰似雄关横卧江渚,每一道焊缝都是抵御洪流的钢铁筋骨。这尊百吨重的“钢铁巨兽”,曾因焊缝质量瓶颈让工程陷入“卡脖子”困境,“河畔之星”QC小组挺身而出,以匠心破局、智慧攻坚,在焊花飞溅中书写水利人担当赞歌,铸就水利工程质量丰碑,QC成果获得中国水利工程协会一类成果。 聚首启新程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水利工程自古便是民生福祉根基。九华河下游段综合治理工程上承九华山余脉灵秀,下接长江奔涌壮阔,既是区域防洪排涝“安全阀”,更是生态文明建设“风景线”。工程中的底轴翻板闸门堪称水利机械“巨无霸”:底轴管分7节组装,单件最大组件重量达106吨,外直径2200毫米,壁厚90毫米至130毫米渐变,工地对接与拐臂连接焊缝共计10道,单道环缝长6.877米,皆为全位置一类焊缝——这类焊缝是工程质量“生命线”,要求无一丝瑕疵,施工难度堪比在“钢铁巨蟒”身上绣花。 业主单位对此项目寄予厚望,明确焊缝质量一次验收合格率不低于规定数值,剑指安徽省“禹王杯”“黄山杯”,力争国家级“大禹奖”等顶级奖项。这份期许既是荣誉召唤,更是沉甸甸的责任。然而,去年,现场实测数据如冷水浇灭热情:焊接一次验收合格率低于目标值,远未达标。超声波无损探伤仪屏幕上,“未焊透”缺陷信号刺痛人心,占总缺陷比重较高,成为工程推进“拦路虎”。 焊缝质量不达标不仅延误工期,还影响闸门密封性与耐久性。危急关头,于2024年11月成立QC小组--取名“河畔之星”,旨在聚焦“提高临江大跨度底轴翻板闸门组合焊缝质量一次验收合格率”专项攻关。这支10人精英队伍涵盖多专业领域,含高级工程师1名、工程师6名、助理工程师3名,1名博士坐镇,全员接受专业QC教育课程。核心成员拥有QC初级推进者资质,主导多项成果获QC行业奖,扎实技术与丰富经验为攻坚奠定基础。小组成立后严格遵循PDCA循环模式,绘就详细攻坚蓝图,明确各环节任务分工与时间节点,成员们日夜坚守江堤,誓啃“硬骨头”。 探究症结 靶向施对策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事欲求其成,必先明其因。”小组成员采用鱼刺图法,从“人、机、料、法、环、测”六维度系统分析,抽丝剥茧找根源。 “人”的维度:大跨度厚壁焊缝施工经验匮乏,对操作要领一知半解。“机”与“法”的维度:焊接参数测量准确率极低,无适配最佳工艺参数。“环”的维度:施焊正值严冬,日平均气温较低,钢材焊接性能下降,且无有效预热防护措施,焊缝成型质量受影响。 经反复论证,小组锁定三大主因:缺少工艺培训致焊工技艺不精、焊接参数测量不准致工艺失当、低温环境未防护致施工条件恶劣。按5W1H原则,定制“三位一体”专项对策,焊缝质量“攻坚战”正式打响。 匠心传艺,筑牢技能根基。针对焊工工艺知识匮乏,小组先从“育人”入手。查阅大量国内外焊接文献,结合工程钢材材质与结构特点,小组历时半个月编制《底轴驱动翻板闸门组合焊缝现场焊接作业指导书》,将复杂工艺转化为通俗操作要领。 精研参数,优化工艺方案。焊接参数是质量“生命线”,小组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参数——以最少试验次数找到最佳组合。选取焊接电流、电压、焊接速度三个关键因素,各设两个级别,制定试验方案。成员们顶着寒风反复调整参数、开展焊接试验,通过超声波探伤检测并综合评分。经数十次试验与数据分析,确定最佳工艺参数。这组“黄金参数”为焊枪装“精准导航”,根本上减少未焊透、气孔等缺陷。 暖护寒锋,改善施工环境。冬季低温是焊接“天敌”,小组采取“预热+保温”双重防护。抽调专人用氧乙炔烘枪对焊接区域均匀加热,搭建临时防护棚,防止江风致温度快速散失,为焊缝成型创造稳定环境。 清晨江堤,防护棚内焊花飞溅,烘枪蓝色火焰勾勒温暖轮廓,成员轮流值守监测温度,确保每道焊缝在最佳条件下施焊,尽显水利人匠心。 焊花飞溅铸精品 历经三个多月攻坚,检测人员用超声波探伤仪检测多处焊缝,现场气氛凝重。最终数据公布时一片欢呼:合格率远超活动前目标值!“未焊透”缺陷占比骤然下降,焊缝质量实现质的飞跃。 小组制定三天巩固期跟踪计划,三次抽检合格率均稳定在目标值之上,证明对策实施有效。凭借优异成绩获业主与监理高度认可,为冲击奖项奠定基础。 此次攻坚成效显著:减少返工维修,累计节约人工及工期成本;形成大跨度厚壁闸门焊缝施工成熟技术方案,编制的作业指导书成为公司同类工程强制指导文件;成员解决问题能力显著提升,综合素质评分均有较大提升,为公司培养高素质技术攻坚队伍。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 虽然QC活动圆满成功,但小组仍未停步。制定长效巩固措施:将优化后的焊接工艺及参数纳入公司技术标准,常态化培训确保全员熟练掌握;建立焊缝质量常态化跟踪机制,定期抽检及时解决问题。 展望未来,小组聚焦工程下一阶段,确定新的课题目标,持续发挥技术攻关作用,助力工程打造精品示范项目。 小组的努力与付出成正比,不负众望,编写的QC成果最终获得中国水利工程协会一类成果,其成绩值得肯定。 九华河水滔滔向东,见证水利人坚守担当;巍峨闸门将屹立河畔,守护两岸安澜繁荣。河畔之星QC小组用焊花书写匠心、用智慧铸就辉煌,作为新时代水利建设者的缩影,他们将秉持“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精神,以更多优质QC成果助力水利工程质量提升,让“电建市政”品牌在江河大地熠熠生辉。 |
|||||
| [打印页面]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