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博MINGBO(中国) | > 明博在线官网 > 专题报道 |
【青年力•正当时】时代正好,我正年轻 |
|||||
|
|||||
|
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 ——李大钊 每每提及土木建筑,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水泥钢筋的冰冷轮廓,但我们更应该看到其背后更深刻的内核。从蛮荒自然到文明空间,从大禹治水到现代水利水电工程,这其中体现的正是流淌于中华民族血脉中的伟大技艺和创造力。而我们身为新时代的青年,更应该将这份力量传承下去,用我们的智慧与汗水在广袤大地上书写新的传奇。这份“力”,是知识铸就的理性之力,是理想燃烧的激情之力,更是负轭前行的责任之力。青年之“正当时”,恰在于以这蓬勃之力,接过历史的蓝图,在时间的河床上用青春筑起不朽的工程——不仅塑造着钢筋水泥的宏伟,更定义时代的标高。 九月的兰溪,仍是“赤日满天地,火云成山岳”。自去年毕业踏入中国电建市政集团的大门起,不知不觉已是一年。而我也来到了我的第二个项目——兰溪项目。兰溪项目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年轻。就这样,在这样一个青春洋溢、朝气蓬勃的氛围下,我加入了新的部门——质量管理部,开启了新的征程。 初到质管部,面对密密麻麻的规范条文和大大小小的实验,我曾在心底暗自忐忑。但项目部浓厚的学习氛围和同事们的倾囊相授,很快驱散了这层迷雾。那位仅年长我四岁的部门负责人,常拍着我肩膀说:“别把困难当回事,青年人的字典里,就没这个词!质量是工程的生命线,咱们一定要守护好这条线。”白天,我们奔波于施工现场,测量仪和卡尺是我们现场的利器;夜晚,我们围坐在一起,图纸和规范则成为我们理论的根基。 热浪滚滚,灼日当空,堤顶的沥青路散发出阵阵焦糊,坝坡的草皮也耷拉着脑袋,只有那一排排高昂着头颅的垂柳和声嘶力竭的蝉鸣始终对这流金铄石的天气发出阵阵抗议。灼热的空气在肺中翻涌,而我的心情比难耐的天气还要焦灼——第一次亲手做试块。穿好反光衣,戴好安全帽,脑海里努力回忆着课本上的知识和师傅的演示。“试块制作大概分为这几个步骤:选模、取样、装料、振实、刮平。”师傅一边说着,手上比划着这几个步骤的动作,“首先选择合适尺寸的模具,并且一定要保证试模干净,均匀刷好脱模油;取样时,试样必须在浇筑地点从同一运输车中随机抽取。绝不能等到混凝土快要凝固时才取样。”师傅突然停下来,“知道为什么吗?”他看着我迷茫的眼神,笑了笑,“快要凝固就不具代表性了!取样后还要尽快进行制模,装料时要分两层装入试模,每层装料厚度要大致相等,每层还要用捣棒沿试模内壁从边缘向中心均匀插捣。”师傅指了指那些模具:“咱们是150mm标准试模,每层插捣约25-30次,并且插捣时要穿过表面进去20cm左右,第二层同样如此……大概流程就这样,你自己试一试,不懂随时问我。”我努力记着这些复杂精细的步骤,深吸一口气,准备开始试块制作。 我蹲在地上,选出这次需要用的模具,刷好脱模油;拿着小铁锹,看着搅拌车斗里的混凝土,有点不知所措。该从哪儿取来着?最后心一横,从中间部位铲了一大锹,赶紧装进试模里。接下来是最关键的一步——振捣。我小心翼翼地将振捣棒斜插入试模的混凝土中,看着气泡“咕嘟咕嘟”地冒出来,表面慢慢泛出水泥浆,同时心里默数着秒数“振久了会离析,振不够又不密实……”我紧张地想着师傅的嘱咐。手臂被震得发麻,已经分不清脸上的是汗水还是泥浆。 终于,在我手忙脚乱的操作下,完成了试块的制作。当三个表面略显粗糙但总算成型的试块摆在面前时,我长舒一口气,颇有成就感。拿起笔,郑重其事地在每个试块侧面写上型号和日期。虽然字迹歪歪扭扭,表面还沾上了油污,但这可是我的“首作”。我邀功似的把师傅找来,给他看我的“孩子”。师傅观察过后,说:“可以啊你小子,第一次做到这个程度不错,但是抹面没抹好,脱模油也放多了,下次多注意,赶紧送去养护。”我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课本上的理论、实验室的数据,最终都凝结于这一个个试块上。这份亲手创造的、沉甸甸的责任感,就是我新岗位最好的第一课。 正是在这片火热的工地上,我真正触摸到了“青年力”的厚度。它是凌晨三点依然灯火通明的办公室里,那双紧盯施工图纸的专注眼神;是每一次严谨的报验、每一份准确的数据背后,那份对百年工程负责到底的沉甸甸的担当。 山河为证,岁月为名。“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不要因为年轻经验不足而妄自菲薄,也不要因为一点小小的成就沾沾自喜。吾辈青年,立于建设一线,当以汗水为墨,以实干为笔,将最美的年华篆刻进这宏伟的蓝图里,恰逢时代正好,我们正年轻! |
|||||
| [打印页面] [关闭窗口] |